出乌鲁木齐记

高中三年,大约是出于学业繁忙之故,寒假没有会过一次阿克苏去探望我的爷爷奶奶,上一次去的时候大概还是上初一或初二的时候。

现在上大学,寒假也没有作业,时间毕竟充裕,也确乎是有一定的时间去看看我的爷爷奶奶。

但是为什么不选在过年的时候去呢?

这里就涉及到我的一点点小小的私心了:我和爷爷奶奶的心理联系并不是很深刻,这也许是他们因为和我们家分居两地,所以在我的成长中陪伴较少的缘故罢;况且今年我们2月19号上课,在家过年的时间就很少了,所以我选择在乌市陪伴我的父母一起过年;心理上和爷爷奶奶的联系很弱,但是生理血缘和社会文化背景所带来的要求依然存在,所以最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1 月 27 日,深夜,刚刚结束返回高中母校对高一年级的宣讲,陪着他们到了结束晚自习的 23:30,坐在回家的车上,我开始思考起了应该规划一个怎样的行程,使得我能够在阿克苏短程逗留,完成我的探望任务,也顺便做一点游览。

轻装简从

和家人简单商议,一场行程就这样定了下来:

1 月 28 日 23:20 开的 T9536 次列车,次日 9:10 到阿克苏。

1 月 31 日 23:20 开的 T9538 次列车,次日 9:10 到乌鲁木齐,刚好可以赶上下午回高中母校的第二次招生宣讲(为 PKU 招生)。

从乌鲁木齐出发,到新疆的很多其他地方都需要经过大约 1000 公里的路程,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对于像我这种希望节省时间而不是沿途观光的旅客,这种夜间出发,在火车上睡一觉就到达目的地的车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顺便一提,个人观点:新疆列车沿途虽然也可以看到一些胜景,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枯燥乏味的戈壁滩。

至于行李,除开携带的礼盒,没有任何的换洗衣服,仅有的只是一套睡衣(但是因为他们家给我睡的房间太冷,所以没有用上)、洗漱筒、一次性洁面巾和少许食物;至于电脑,那是必然要背上的,但是适配器什么的就不带了,拿一个手机充电器搞 PD 充电就可以了。

味道记

已经许久没有坐过硬卧了,上一次坐硬卧还是上一次,之前总是飞机或者动车和高铁的二等座,放假从北京回来时也没有抢上 Z69 的硬卧票,最后选择了软卧。

哦,发往南疆地区的硬卧列车!走进车厢,那种童年时候熟悉的气味和感觉立刻就萦绕在我的鼻尖,仿佛旧日重现。

我是较早一批登上火车的,彼时的车厢还尚未被乘客们的气味所充斥,那里面回荡的是古旧的 25K 型硬卧车通风系统和地毯中弥散出来的特有气味,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十几年前那初次乘坐这种列车的那个晚上;然后是乘客的气味,也即所谓的“人味”——YW 25K 的定员是 66 人,人类的气息自然较我从北京回来时坐的 RW 25T 那种四人一包间,定员 24 人的软卧车要浓郁不少。

在新疆,尤其是发往南疆地区的火车上,一般的脚臭味啊、狐臭味啊、方便面味之类的就且按下不表,我们来讲一讲你有很大概率会闻到一些特殊的人类气味:

首先是一种特殊的狐臭气味,多见于少数民族身上,如果有过体会,就会发现它和其他狐臭的不同之处,我想这也是古代为什么有时候狐臭会通(胡)臭了。

然后是一种奇特的香料或香水的气味,多见于维族中年妇女身上,那可真是一种奇香——远远闻起来是芳香,靠近了闻却可以浓烈到让你觉得刺鼻!

这便是这种火车上与众不同的味道了,我想这应该也属于“异域风情”的一种罢!

棺材铺

这是此行中国铁带给我最大的失望之处。

Image_1706715133340.jpg

IMG_20240131_230836.jpg

虽然我的体型在男士群体里算是中等的,上铺那狭窄的空间简直令我这 90 公斤的身体腾挪不得,之前坐软卧的经历使我低估了硬卧那种全方位的大缩水————不仅窄、矮,甚至还短了一大截!

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在软卧上,我可以将背包放在枕头的侧面睡觉,而在硬卧上,狭窄的横向空间只能让我把它放在床头!

然而这样一来,我的脚也就伸到了铺外面,不仅给别人闻脚臭味,还容易吹着凉风(夜探配电室,透过玻璃看见他们没有打开电暖器的开关)。

简直是棺材铺。

(暴论)评列车坐席及其代表性

硬卧可以代表中国相当大群体的有一定收入,可以小康的群众。

而硬座则代表更多的收入较低的中国群众,他们中依然有很多的困难,有的甚至还在为温饱拼搏。

坐软卧的已经可以被归类为中产小资富哥富姐了。

高铁和动车当前在部分长途线路上的价格还是不甚合理,因此竞争力不如硬卧,甚至不如飞机,国铁你不好好反思反思?

游阿克苏记

小地方迷信还蛮多

Image_1706713699476.jpg

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乘车游览

IMG_20240130_155902.jpg

IMG_20240130_160823.jpg

去了一个新的城市,拿他和自己的家乡对比总是人之常情。

虽然要我说阿克苏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建程度要远远低于乌鲁木齐,但不得不说的是,阿克苏市的城建在我看来是比乌鲁木齐要好得多。

阿克苏市的街道依然保持着最初规划时的那样:宽敞的人行道、高大的梧桐树绿化带(阿克苏的城市象征之一是凤凰,所以他们城市栽了很多梧桐树来招引凤凰)、主路两侧的自行车道(甚至还有这个!!!),而这些在乌鲁木齐的有些地方已然为“田字路”的建设所破坏了。

在我看来,阿克苏市在发展中将人口、经济等压力通过城区扩展的形式向外转移的做法是成功的。

在线批评乌鲁木齐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城建。

在城市边缘的街道上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肥胖的坤坤游荡在街上……

IMG_20240130_155241.jpg

IMG_20240130_155236.jpg

公交车则是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不仅车型换成了最新的新能源电车,搭载了支持刷码支付的设备,甚至还装备了车载灭火系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什么新的国家标准)

IMG_20240130_160317.jpg

街头各种以民族团结和扶贫援疆为主题的标语、口号、广告牌随处可见。

IMG_20240130_155634.jpg

博物馆记

阿克苏的博物馆好像确乎是换了位置,和我小时候的记忆大不相同了,现在被挪到了城市新中心的市民服务中心附近,和美术馆、图书馆、文化宫等形成了一个市民活动的集群化设施。

IMG_20240130_162914.jpg

进门处的林则徐雕像,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被调到新疆任职,期间走遍天山南北,现在在新疆各地大城市几乎都可以找到林则徐的塑像。

博物馆是完备的,包括了自然地理展区、历史文物展区、现代建设展区与党史馆。

历史的作用

在中国,我认为博物馆的作用主要是进行历史教育,而这种教育又主要地集中于培养和塑造参观者的历史观和历史认同感。

说白了,博物馆是历史领域相当重要的一个意识形态阵地,这一点在阿克苏的博物馆中尤其突出(我推测南疆地区可能都是这样,但是我并没有实地去考察过,以后有机会我都会去走一遍)。

从原始时代就开始讲南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与经济交流,而且极力地从文物证据(比如陶瓷纹饰、器物形态之类的)中归纳出一致性,特殊性展现得比较少。

(不过按理来说,南疆地区应该和中亚乃至东欧地区也有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往,然后在一个地理中介点的位置上实现文化交融形成有自己特殊性的文化和文明形态,但是为什么不讲和西边的沟通呢?懂得都懂……)

在这里,我想为原始社会和汉开丝绸之路前的古代社会说两句话:

一方面,不要因为今天我们的交通工具先进了,就否认古人的脚力和畜力,他们一样会修路架桥,也一样会越野,再说古代很多地方和现在的自然环境与居民定居情况还不相同呢;当然能够跨越千里的总是那些人类中少数不安于现状的冒险分子,这些人的勇气是值得被书写在历史上以示尊重的。

另一方面,我认为在某些方面文明无分高低贵贱,更不应该把文明血缘化,非要分一个老子儿子或者师傅徒弟出来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学习互鉴本就是文明的常态,可以学也可以不学,学又怎样,不学又怎样?

至于周朝那些文物,和中原的东西就大差不差了,当然也可以理解,谁不想学习更好的青铜冶炼工艺呢,那么学习的时候,附着于技术之上的文化之类的东西就附带着学过来了。

再往后的总体趋势是交流不断,并且随着生产力进步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交流更加频繁(带宽更大了),可以说古代的新疆社会受限于自然条件和人口数量虽然发展不出来中原地区那样巨大的生产力总和,但是得益于绿洲地区优秀的自然条件和技术交流,以及地广人稀带来的较大人均耕地面积,新疆地区发展了与内地相近水平的平均农业生产力。

关于生产力的问题,后面会有专门的一小节提到。

Image_1706713702528.jpg

博物馆的目的

整个博物馆从头到尾都在论述一件事:南疆地区的历史是与中原地区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然后着重讲了新疆解放后的发展建设,强调党和国家的恩情。

最后还着重提了一下宗教问题。

IMG_20240130_170038.jpg

以图为证。

复制品

为什么各种镇馆之宝级别的文物都被拉到国博去了啊啊啊啊啊啊,只给我们留一个复制品……

论新疆地区生产力问题

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虽然沙漠戈壁多,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并不适宜农业生产,但是由大量冰川融水和河流水源供给的绿洲地区不少,所以首先可以发展出较为独立的农业生产力,还可以大面积推广农业机械化,粮食自给率不成问题,蔬菜和肉类等副食品可能会较为缺乏(新疆很适合发展畜牧业生产力,但是受限于有限的自然环境,总量不大),古代还好,在现代是不能忍受的,所以还是要依赖外地。

新疆地区和内地的生产力差距主要还是从晚清拉开的,由于深入内陆,交通不便,导致西方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工业生产力很晚才在新疆地区得到推广(差不多是50年代苏联援建才有像样的轻重工业),所以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内地差距较大。

至于高科技产业,也是类似的道理,传播不便、缺少人才、缺少资金、缺少需求,所以新疆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和内地差距较大。

然后就造成了当今的格局,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内地差距较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上,而农业生产力和内地差距不大,然而因为运输不便,产品还缺乏竞争力,旅游业发展水平也受到阻碍。

比较有价值、不可或缺的就是自然资源了,但是依靠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是不可持续的。

靠着边疆的特殊地位,以及向内地大量输送自然资源和能源,新疆有着全国最高的人均转移支付,很多基础建设和经济成果还是依靠了党中央的深恩关怀。

习主席的恩情还不完……

所以新疆的经济格局是怎样的呢?

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少,他们构成了相当大的本地消费群体;对欧洲和中亚地区外贸也少不了新疆这个战略支点,带动了很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产业也是新疆的支柱产业之一;然后本地的中小工商业和服务业主要也就是围绕着保障前面提到的这些群体的消费需求供应而存在的,另外就是旅游业,但是旅游业的发展水平真的不高。

回乌鲁木齐记

吐鲁番大河沿车站似乎这些年更新了铁路系统,兰新铁路也修了二线,不用重新挂车换向(原来吐鲁番是北疆铁路和南疆铁路的桥接点,采取人字形设计),从某个联络线上拐个大弯就可以回乌鲁木齐了。